業(yè)內人士認為,由于目前甲醇港口庫存已經累積至歷史高位,再加之下游需求疲弱,甲醇市場繼續(xù)上行的動力不足。
港口庫存歷史高位
遼寧甲醇經銷商馬楠認為,由于上兩個月甲醇進口貨源猛增,再加上春節(jié)長假期間港口排庫及裝卸受到影響,近期甲醇港口庫存大幅累積,已攀升至歷史同期高位,對市場上行形成較大壓力。
統計數據顯示,2018年12月甲醇進口達到71.72萬噸,與11月相比增加13.67萬噸,同比增幅為23.56%;2019年1月甲醇進口量達87萬噸,超出同期平均水平15萬噸左右,港口庫存已經攀升至歷史高位。目前甲醇港口庫存量已突破100萬噸,增加至108.5萬噸。受春節(jié)假期影響,港口排庫、卸貨速度較慢,個別港口倉庫日走貨約750噸,不足平時的7成,再加上近期進口貨源還將陸續(xù)抵港,港口庫存或將進一步走高。
“目前華東地區(qū)港口庫存量達61萬噸,華南地區(qū)也首次超過20萬噸,兩者之和超過80萬噸,超出過去5年平均水平約一倍。巨大的累積庫存將給市場形成明顯壓力,打壓甲醇價格繼續(xù)上行。”馬楠表示。
集中檢修影響不大
近期甲醇市場將迎來國內外裝置集中檢修期,供應有減少預期。不過,在天然氣制甲醇裝置復產、新裝置投產,行業(yè)開工率上升的情況下,裝置檢修對市場的影響不大。
馬楠分析,隨著天氣逐漸轉暖,我國甲醇裝置春季檢修即將開始,三四月份涉及檢修產能近千萬噸,80%左右集中在西北地區(qū)。隨后的五六月份,上海、青海等地的部分裝置亦有檢修計劃。但與往年相比,今年檢修損失產能基本持,并不會對市場造成特別大的影響。
國際方面,近期KMI公司66萬噸/年裝置、卡塔爾99萬噸/年裝置、馬來西亞Petronas石化公司170萬噸/年裝置均處于停工檢修或將于近期計劃檢修階段,國外甲醇市場供應將偏緊。但國外裝置檢修時通常會首先確保長約供貨不斷,因此對國內市場供應影響不大。
另一方面,隨著冬季取暖用氣高峰期結束,大量天然氣制甲醇裝置將復產,會推動行業(yè)開工率上升。
據申銀萬國期貨研究所分析師董超介紹,玖源、卡貝樂、川維、瀘天化等天然氣制甲醇裝置將于2月初重啟,總計增加產能約165萬噸/年。而且后期仍將有大量天然氣制甲醇裝置開啟。同時,恒力石化新建50萬噸/年甲醇裝置也計劃于今年上半年投產,這些都將進一步提高貨源供應量。因此,雖然有國內裝置例行檢修加持,但復產和新投產裝置將抵消檢修損失的產能,檢修不會對市場供應產生較大沖擊。
下游需求表現疲弱
目前春節(jié)假期剛過,甲醇的傳統下游企業(yè)復工緩慢,實質性放量有限,需求表現較為疲弱;甲醇制烯烴等新興需求受市場影響,開工率不高,均難對甲醇市場形成有力支撐。
馬楠介紹,傳統需求總體表現一般,恢復尚需一定時間。目前甲醛行業(yè)僅少部分生產廠家返市,行業(yè)開工率大幅下滑,廠商以觀望整理為主,市場氣氛依然清淡;二甲醚方面,部分裝置停車或者降負運行導致開工率下滑,部分開工企業(yè)由于節(jié)前備貨充足,也處于集中消化庫存狀態(tài),整體走勢較弱。
新興需求方面,由于PP、PE市場持續(xù)弱勢,國內甲醇制烯烴行業(yè)利潤下滑,企業(yè)生產積極性受到影響,裝置平均開工率在82%左右,比上月下跌0.59個百分點,難以帶動甲醇需求。
綜合來看,處于歷史高位的港口庫存,復產和新裝置投產對檢修產能的彌補,以及下游需求的整體疲弱,使當前處于漲勢的甲醇市場繼續(xù)上行的動力不足,預計甲醇市場向下突破成為大概率事件。